本刊記者;胡加璽
曹艷娜把病人當親人,照顧的無微不至。2021年一位在北京服役的軍人母親因工作摔至全身骨折,當時這位軍人的母親在柘城縣某工地給工人負責做飯,在一棟沒有蓋好的樓里往七樓送飯,不慎從電梯井中摔下,導致全身骨折,隨即送至縣醫院救治,曹艷娜作為她的專職護士,這位阿姨從手術后一直住了半年院,曹艷娜和科室同事對這位軍人母親照顧的無微不至,剛開始幾乎每半小時翻一次身,等病情略有好轉,曹艷娜就安慰她說,阿姨您放心,我們一定會把您照顧好,讓您健健康康出院的,隨著病情好轉,曹艷娜得知這位阿姨的兒子是在北京服役,曹艷娜說:我愛人也是軍人,軍人為了保家衛國,犧牲奉獻自己,阿姨,您以后就是我的親人,就這樣曹艷娜和這位軍人母親以親人的身份待了半年之久,當時由于疫情和工作原因,這位母親的兒子沒能回來,白天曹艷娜幫著打飯,喂飯,特別在夜里,曹艷娜都會定鬧鐘,每一個小時一次,起來后立即去看阿姨,幫助其翻身,解決大小便,半年的時間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到了出院時,這位阿姨拉著曹艷娜的手說:感謝閨女這半年來對我的照顧,阿姨還特意制作了錦旗送給曹艷娜及其科室。
面對疫情毫不退縮,主動擔當作為。當新冠肺炎疫情猛烈來臨之時,在2021年8月,曹艷娜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壓力較大的柘城縣惠濟鄉,去之前曹艷娜和愛人李森簡單的通了電話,李森沒有多余的話,對曹艷娜說:自己做好防護,平安健康回來,完成好疫情防控任務。就這樣曹艷娜收拾了行囊前往疫區,曹艷娜和同事日均個人采集核酸標本2000余次,在惡劣的高溫天氣下,身穿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連續工作十小時左右,印象最深的是在小吳敬老院,高溫天氣下有的老人心情暴躁,曹艷娜和同事一邊安撫老人,一邊采集核酸,就這樣曹艷娜和同事并肩戰斗一周,她們最終守住了疫情防控陣地。
孝敬公婆天經地義。父母年邁且身體不好,家里家外都靠她一個人支撐,李森的父親在李森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出過車禍,此后做過兩次手術,身體一直不好,李森的母親由于在干農活時不慎從車上摔下,腿摔斷過兩次,在恢復期間曹艷娜利用自己所學的護理技能幫助婆婆做康復治療,婆婆洗澡,上廁所都是曹艷娜幫助解決,剛開始婆婆還不好意思,曹艷娜說您就是我的親媽,和我還有啥不好意思,把我當閨女就行,婆婆說你比我的親閨女還親吶!曹艷娜直至現在還在為婆婆做康復治療。曹艷娜一邊照顧公婆,一邊照顧剛出生不久的孩子,她從不向李森訴說,還經常告誡李森,安心服役,不要掛念家里,家里一切有我!
曹艷娜和愛人李森都熱衷于公益事業。愛人李森只要從部隊休假回來都會參加公益活動,到貧困山區給貧困兒童送慰問物資,做志愿者,曹艷娜和愛人李森一起為白血病和高位截癱患以及有需要的人募捐,為疫情防控卡點出力,為退役老兵服務站服務,為社會盡自己的綿薄之力。在2019年疫情來臨時的冬天,李森和曹艷娜在小區門口看到有賣菜的老婆婆,曹艷娜主動提出,我們要不把菜都買下來,讓老婆婆早點回家,這樣就不用挨凍受累了,后面曹艷娜和愛人把老婆婆的菜全都買了下來,送給了小區物業,小區物業分配給了業主。李森和曹艷娜的行為受到了物業和業主們的一致好評!
2022年6月隨著孩子的出生,曹艷娜身上的擔子更重了,李森不在身邊,曹艷娜剛坐完月子,通過醫院群看到醫護人員采集核酸,防控壓力很大,她就主動向醫院和社區領導申請,參加疫情防控志愿活動。和李森通電話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,只要部隊不讓咱回來,咱就一直干。這讓作為軍人的李森還能有什么后顧之憂呢,這樣的軍嫂是軍人丈夫長期服役的堅強后盾!
曹艷娜因工作突出,表現優異,模范作用明顯,她先后在2022年8月被河南新聞3.15活動組委會評為“抗擊疫情最美志愿者”、2022年12月被商丘市退役軍人事務領域評為“十佳模范軍嫂”和2023年1月被省軍區辦公室評為“最美軍屬”等稱號。2023年1月被中國保健營養雜志社授予《時代先鋒模范人物》大力宣傳與報道。